爱东营讯 孙子文化经过2500多年的积淀,已然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东营市始终以传承弘扬孙子文化为己任,聚力推进文旅融合,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文旅产业发展优势,让孙子文化焕发魅力,绽放时代风采。
传承弘扬孙子文化
多年来,我市始终以传承弘扬孙子文化为己任,以文化凝魂聚气、启迪智慧、激发活力,让孙子文化贯古通今、历久弥新,聚力推进文旅融合,以文促旅、以旅兴文,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文旅产业发展优势。
孙武画像
我市按照“突出孙子文化特色,打造世界唯一性孙子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定位,规划建设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孙子文化旅游区,列入国务院批复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其核心景区孙子文化园,占地1300亩,总投资超过20亿元,是全国首家且规模最大的兵家文化主题园区。自开园以来,累计接待游客23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9919万元;特别是近两年,游客人数大幅度增长,2023年1至11月份接待游客52.8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970万元。同时,打造独具特色的孙子文化研学游等精品线路,成功举办15届孙子文化旅游节、3届孙子文化旅游季,推出一批带有浓厚孙子文化印记的“乐安老字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获评“新时代中国最美旅游名县”“中国文旅融合创新发展典范”等称号。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乐安故城(位于广饶县花官镇草桥村)。
五福送福、兵圣战鼓、将帅科目三、卜卦舞、汉服快闪……刚刚结束的孙子文化园跨年活动中,一场传统文化与时尚国潮碰撞的盛宴让游客大呼过瘾。通过击钱祈福、蒙眼摸福、迎新射福、趣味夹福、投壶、蹴鞠等趣味游戏,让游客真正体验到中国传统趣味小游戏,仿佛穿越千年,体验古代人的休闲娱乐。文武市集涵盖吃、喝、玩、乐、逛,以生活方式、兴趣社交多元体验为半径,让游客感受到浓浓的跨年氛围。碰碰车、旋转木马、4D影院、XD影院、球幕影院、冰雪世界、VR元宇宙乐园等娱乐设施,让人玩到不想停下来。
传承2500多年的孙子文化,是挖不完的思想宝库,是取不尽的智慧源泉。下一步,我市将全力研究拓展传承之道、应用之道、融合之道,传承弘扬孙子文化,使其不断焕发持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我市推出孙子文化理论研究系列活动
全力打响“孙子故里”文化品牌
东营是兵圣孙武的故里,也是兵学文化的发祥地,为深入推进孙子文化理论研究,全力打响“孙子故里”文化品牌,近期,我市推出孙子文化理论研究系列活动。
◆ 开展主题征文活动
为更好地挖掘利用和弘扬传承孙子文化,塑强孙子文化品牌,选拔孙子文化理论研究优秀人才,开展以“传承弘扬孙子文化”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征文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风文风端正,学术规范严谨。
市社科联将组织专家对征文进行评审,并根据征文质量设立一、二、三等奖及优秀组织奖,获奖作品将获得相应的奖励和荣誉证书,将推荐优秀论文至《东营日报》《黄河口社会科学》、东营网等刊发或摘要刊发。
◆ 设立专项课题
为整合孙子文化研究资源,壮大孙子文化研究力量,市社科联将在东营市2024年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立项“孙子文化研究”专项课题。专项课题选题要着眼孙子文化研究前沿和传承弘扬工作实践,按照《东营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管理规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研究导向和价值取向,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问题导向和创新意识,着力推出高水平的孙子文化研究成果。
课题立项后,由课题负责人或单位统筹组织研究计划的实施和课题成果的撰写。
为啥说孙武是广饶人?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由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县)人孙武所著,一部不朽之作《孙子兵法》让其获得兵圣的美名。孙武建功立业在吴国,但是孙武第一故乡究竟是哪里呢?“名人故里之争”,一直是史学者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近年来由旅游开发引发的热点话题。
1918年《乐安县志》与1935年《续修广饶县志》,留存了《山东·旧县志》中对孙武的唯一记载。
“又有出自妫姓,齐田完字敬仲,四世孙桓子无宇;无宇二子:恒、书;书字子占,齐大夫,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于乐安;生凭,字起宗,齐卿;凭生武,字长卿,以田、鲍四族谋为乱,奔吴,为将军,三子:驰、明、敌;明食采于富春,自是世为富春人,明生膑;膑生胜,字国辅,秦将……”这段关于孙武出身的描述出自《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经常被有关学者作为论证其身世、身份、籍贯的证据。
孙武的祖先陈完本是陈国的后裔,公元前672年,因一次政变到齐国避难,得到齐桓公器重,受赐田地。他为了博得齐桓公的信任,遂将陈姓隐去,换成田姓。陈完变成了田完。
田完在自己的封地上,发奋图强,收买人心,减轻赋税,租米时,用大斗借给佃农,小斗收还的办法,向公室争夺劳动力。民心所向,民众纷纷投入田氏家族的封地。这些劳动力,到了战时就成了兵力。田氏在齐国逐渐稳定繁衍发展兴盛起来。齐景公时(公元前547~491年)晋国和燕国联合侵入齐国的西北边境东阿、甄陶、德州、沧州一带,齐景公听从了名相晏婴的推荐,起用了田氏旁支穰苴为将军收复了失地,穰苴是有名的治军严整、作战有方的军事家。后世以他的名义,编集了《司马穰苴兵法》。
田氏从此掌握了齐国的兵权,不久齐国的属国莒国(今山东莒县)谋乱,田氏族人田书(字子占)出兵讨伐莒国,稳定齐国局势。为此,齐景公对田书赐姓孙氏,并且封其为齐大夫,将乐安(今山东广饶)嘉奖给他,作为封地,以示厚禄。
田书改为孙姓后,家中得了第一个孙子,因为用“武”,田家才受到齐景公的赏赐,成为富贵家族。止戈为武,只有“武”才能安邦,只有“武”才能自立、自强,因此田书将齐景公赐姓孙氏出生的孩子,取名为“武”。1956年,第一次文物普查时,发现在广饶县城北的草桥村,有一古城遗址,称“草桥遗址”。1980年复查,又发现该村西南有残存古城墙与护城河遗迹一段。对乐安故城,明《乐安县志》亦有详载。1991年2月,国家文物局,中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北京市文物局,中国地理历史研究所,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学者,云集广饶,对草桥遗址进一步钻探发掘。结合出土文物、考古发掘结果和实地勘察野外,对照《四库全书》《汉书地理志》等史书记载和地图标示证明,该遗址就是先秦乐安故城遗址。自此,终于揭开先秦乐安在今何处的千古之谜。
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机构对广饶县乐安故城进行考古发掘。
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张政烺先生为广饶县乐安故城遗址题词。
关于孙武故里,根据海内外学术专家的研究及孙武后裔的认可,确定广饶是孙武的故乡。“广饶说”在新编的《山东历史》《辞海》等资料文献中都有所体现,从广饶挖掘出的一系列古墓石碑上的记载也可以确定“孙子故里‘广饶说’”的正确性。
1991年6月,来自全国13个省市48所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153位历史学、历史地理学和考古学界的专家、学者在孙武故里广饶县举行孙子学术研讨会。
《孙子兵法》里的经典名言
《孙子兵法》中所蕴含的超人智慧、深邃思想,历经千年也融化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之中。当然,谋略本是提升思维能力的好东西,用在正道上将带来巨大的积极作用;保持正直的价值观,配上好的谋略与决策,才能创造美好的事业。
著名历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教授谭其骧先生为孙武故里广饶题词。
◇穷寇勿迫◇
《孙子兵法·军争篇》曰:“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
包围敌人时,一定要留一个缺口,让敌人知道有路可逃,失去拼死抵抗的意志,否则“兔子急了也会咬人”。对待走投无路的敌人,不要逼人太甚,否则可能导致处于绝境中的敌人情急反扑。
◇上兵伐谋◇
《孙子兵法·谋攻篇》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也就是说,孙子并不鼓励“战而取胜”,而认为最好可以“不战而胜”。
因为从“伐谋”到“伐交”、“伐兵”乃至“攻城”,我们所付出的成本都是在不断增加的。硬碰硬永远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甚至有时肯定会处于下风,这时就需要利用谋略达到自己的目的,曲线救国。
◇以虚掩实◇
《孙子兵法·始计篇》曰:“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这是《孙子兵法》中重要的虚实原则。
战阵之间,必须施以伪装,使敌人产生错觉,做出错误判断,然后趁机对敌方进行袭击;由此而衍生出来的声东击西、指南打北等战术,都是以假象迷惑敌人,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记者 徐金磊 王雪 通讯员 聂义山)
打开“爱东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