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

官方移动发布平台

听新闻

凝心聚力谋良策 破浪笃行谱华章——我市各县区“两会”扫描

东营网-东营日报

2025-02-20 10:45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近期,我市各县区“两会”陆续召开,在全面总结2024年工作成效的同时,也为今年的工作定了调子,擘画了宏伟蓝图。来自各县区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满怀参会的激情和热忱,肩负重托、共聚一堂,为民生鼓与呼,为发展献良策,为各县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许多智慧和力量。《东营日报》记者特汇总梳理各县区“两会”情况,以飨读者。

/

东营区

加快打造活力幸福新油城,奋力谱写高水平现代化强区建设新篇章

(1月11日-13日)

过去一年政府工作回顾

——坚持以稳促进,经济运行逆势向好。升格区重点项目服务中心。深入实施“两圈一街”建设,首批“好运山东”体育消费创新场景重点培育项目建设。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新建商品房网签成交面积97.7万平方米、稳居全市首位。

——坚持以产强区,产业能级加速提升产业新赛道集聚成势。高端化工赛道,加快聚链成群、集成突破,年产45万吨ABS链主项目竣工投产,具备全国生物质航空煤油单套装置最大产能。实施“双碳”系列专项行动,完成重点节能改造项目12个,新培育市级以上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企业16家。

——坚持改革创新,动力活力持续迸发。创新动能加速释放。在新加坡设立全市首家省级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首创地下“井工厂”节地模式、集约用地1000亩,顺利完成国家级解决承包地细碎化、市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等试点任务。

——坚持协调融合,统筹发展纵深推进。城乡建设扩容提质。碧桂园天玺公园、沂山路带状公园建成投用。东营区被列入城市居民居住品质提升领域省级督查激励名单。

2025年总体要求及目标任务

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重大战略机遇,按照区第九次党代会部署,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坚持“四个高”“两个高于”,聚焦“五个争一流、走在前”,持续加力提速“六条赛道”,纵深推进实施“五大攻坚”,高效抓牢抓实“四项重点”,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加快打造活力幸福新油城,奋力谱写高水平现代化强区建设新篇章。

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左右,城镇新增就业8500人以上,全面完成节能减排降碳和环境质量改善约束性指标。

2025年政府工作总体安排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坚持供需协同、量质并举,激发经济增长新动能。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重大项目攻坚行动,实施民营企业攀登行动,实施环境要素保障行动。

——坚持开放聚能、创新驱动,打造区域发展新引擎。全面激发创新活力,全面释放改革动力,全面扩大开放张力。

——坚持建圈强链、跨界融合,厚植产业竞争新优势。培优做强园区载体,发力主攻先进制造业,提质升级现代服务业,加速抢占经济新赛道。

——坚持全域统筹、区块一体,打造城乡融合新典范。充分释放中心城区辐射力,提升乡村振兴驱动力,增强基础设施承载力。

——坚持油地一家、同向发力,巩固共兴共赢新局面。以更高站位共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以更活机制并肩推进科技人才融合,以更实举措携手增进油地手足情谊。

——坚持人民至上、民生为本,书写美好生活新答卷。拓宽富民增收渠道,完善民生保障体系,优化教育医疗供给,打造文化惠民高地。

——坚持底线思维、常抓不懈,构建安全发展新格局。聚力打造绿色低碳样板,合力筑牢本质安全底板,着力补齐风险防范短板,协力巩固基层善治模板。

/

河口区

聚力打造“一极三区”,开创高水平现代化强区建设新局面

(1月24日-26日)

过去一年政府工作回顾

——聚焦强实体、提质效,经济保持稳健向好。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7%,落地总投资390亿元的74个项目,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5亿元。

——聚焦优结构、增动能,产业升级步伐坚实。园区发展迸发活力,数实融合不断深化,科技创新动能强劲。

——聚焦固基础、谋长远,城市建设纵深推进。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现代水网提质提效,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区域环境极大改善。

——聚焦办实事、增福祉,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2%、7.1%,新增城镇就业2820人。教育发展扩优提质,增加优质学位1680个。卫生事业全面提升,新增床位528张。养老服务提标提质,文化建设扎实深入。

——聚焦强特色、促共富,乡村振兴全面深入。渔业链条加快延伸,特色种植蓬勃发展。

——聚焦防风险、守底线,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持续加大安全设施投入,全面做好第三轮省级环保督察有关工作,全面完成节能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任务,金融生态持续优化,平安河口、法治河口推进有力。

——聚焦提能力、转作风,政府效能大幅提升。持续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召开会议、印发文件减少25%、29%,督检考事项减少30%,高效应用“政企行”阳光执法监督平台,入企检查次数减少30%以上,执法效能和质量不断提高。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持续优化审批流程,办理时效提升30%以上。

2025年总体要求及目标任务

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聚焦“六个争一流、走在前”目标任务,坚持“四个高”“两个高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聚力打造“一极三区”,在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中打造河口样板,全面开创高水平现代化强区建设新局面。

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左右。

2025年政府工作总体安排

——持续加力壮大实体经济。全力抓项目,延伸补齐产业链,做优做强主导产业。全力优服务,提升发展承载力,完善园区设施配套。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积极发展低空经济,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全力发展海洋经济、临港产业

——持续加力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乡路网结构,打通对外连接通道,改造提升城区老旧道路。做优特色文旅品牌,实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行动。

——持续加力深化乡村振兴。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公共服务布局。积极发展乡村富农产业,持续打造共富项目、共富产业和共富片区。

——持续加力抓实民生保障。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深入实施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名学科“四名”建设工程,优化医疗服务供给。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新增城镇就业2400人。

——持续加力推进改革创新。聚焦重点领域改革,稳妥有序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大科技信贷支持力度。

——持续加力筑牢安全屏障。坚决抓牢安全生产,扎实做好环境保护,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加强社会治理。

/

垦利区

加快建设产业强区、创新高地、生态之城、幸福家园

(1月24日-26日)

过去一年政府工作回顾

——聚力服务“国之大者”。全力抓好生态环境建设。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以抓污染物总量减排为主,向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转变。着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紧盯“改土、治水、改种”三大环节,深挖盐碱地增地增粮潜力,获评省内唯一全国盐碱地综合利用成果样板县。奋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紧盯“双碳”、“双控”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

——聚力推动经济提质。建强园区关键阵地。全面深化“两核四区”发展格局,新上产业项目95个,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迈过“千亿级”关口。加快推动产业变革,力促产业向新提质。构建高效创新生态,强化企业科创主体地位。

——聚力抓好改革开放。系统抓好改革攻坚,深入推进“集成改革三年行动”,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审判保护等40余项工作被列为全国全省典型。稳步壮大外向经济,主动拥抱“一带一路”,在新疆边境口岸城市设立常驻联络点,打通中亚粮食产品、东南亚天然橡胶“黄金通道”,奋力构建10亿级国际贸易供应链,加力抢占海外市场,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国际展会30余家次。

——聚力促进城乡融合。优化城乡要素配置,完善城乡空间布局。抓好强农惠农富农,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为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手段。提升城市安全韧性,努力提升建管现代化水平。

——聚力保障民生福祉。推动民生福祉普惠增效,坚持高质量充分就业,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创业帮扶。推动教育变革可感可知。推动医疗服务优质便捷。推动文体惠民成色更足。推动社会治理和谐有序。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筑牢各领域安全底线。

2025年总体要求及目标任务

锚定“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目标,持续深入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产业强区、创新高地、生态之城、幸福家园”,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奋力开创高水平现代化强区建设新局面。

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保持在合理区间,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2025年政府工作总体安排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抓好扩大需求攻坚行动,实现量质齐升的更大跨越。集中精力抓投资上项目,开足马力促消费添活力,精准发力扩外贸稳外资。

——抓好产业强区攻坚行动,实现向优向特的更大跨越。

推动优势产业稳固提质,推动新兴产业提优培新,推动绿色产业扩容增效。

——抓好改革创新攻坚行动,实现活力迸发的更大跨越。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构建全面创新体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抓好城市更新攻坚行动,实现和美宜居的更大跨越。提升基础配套水平,提升宜居宜业水平,提升精细管理水平。

——抓好乡村振兴攻坚行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更大跨越。聚力抓好粮食安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建设和美乡村。

——抓好美丽垦利攻坚行动,实现生态建设的更大跨越。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保卫战,以更高标准打好碧水保卫战,以更高标准打好净土保卫战。

——抓好民生事业攻坚行动,实现共享福祉的更大跨越。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力建设健康垦利,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维护和谐稳定环境。

/

广饶县

冲刺千亿县、建设幸福城,奋力开创广饶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1月24日-26日)

过去一年政府工作回顾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全县经济持续稳进提质,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中,广饶县位居第43位、全省第6位,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新增市场主体4912家、“四上”单位206家,新增中国企业500强1家、总数达到6家,新增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家、总数达到7家,均列全省各县区首位。

——产业升级加力提速。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传统产业加速焕新,新兴产业加速壮大,数实融合加速突破。

——发展动能不断增强。重点改革实现新突破,科技创新激发新活力,开放合作打开新空间,广饶县被评为全省对外开放强县。

——城乡统筹步伐加快。城市品质提档升级,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广饶县被评为全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基础设施持续完善。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改善,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政府综合债务率持续下降,广饶县入选国家全口径债务管理试点县。

——群众福祉持续增进。圆满完成10件惠民实事和25件“小切口”民生实事,社会保障扩面提标,公共服务优化提升,共同富裕扎实推进。

2025年总体要求及目标任务

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入实施“四大战略”,扎实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积极打造共同富裕县域样板,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全力冲刺千亿县、建设幸福城,奋力开创广饶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左右,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和环境质量改善约束性指标。

2025年政府工作总体安排

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牢牢把握五个“必须统筹好”的科学方法论,稳扎稳打、踏踏实实,努力把现代之城·幸福广饶的美好前景一步步变为现实。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聚力拼经济、稳增长,进一步巩固向上向好态势。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推动全县经济持续增量提质,地区生产总值跨上千亿台阶。

——聚力强链条、优结构,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深入实施产业链培优塑强行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聚力抓改革、扩开放,进一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打开更广空间。

——聚力抓统筹、促融合,进一步推动全域一体发展。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努力把广饶城乡建设得更加和美宜居。

——聚力抓根本、补短板,进一步擦亮生态文明底色。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方向,加快推动生态环境实现质的提升,全力走好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融合共赢之路。

——聚力防风险、守底线,进一步筑牢安全稳定屏障。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全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聚力办实事、惠民生,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聚焦百姓期盼,努力把群众的美好愿景变成幸福实景,推动基本民生向高品质民生转变。

/

利津县

凝心聚力促发展,开创现代化强县新局面

(1月6日-8日)

过去一年政府工作回顾

——凝心聚力、拼搏奋进,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项目攻坚成果丰硕,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县域发展活力涌动。

——聚链成群、集优成势,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工业经济扩量提质,现代农业扩能增效,现代服务业扩规突破。

——深化改革、守正创新,动能活力加速迸发。深化改革接续发力,科技创新积厚成势,人才引育多点开花。

——统筹谋划、补短扬优,城乡面貌焕新升级。城市宜居品质显著提升,和美乡村画卷更加精美,生态环境质量稳步向优。

——筑牢底线、守好红线,本质安全持续强化。安全形势平稳向好,风险化解有力有效,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倾心为民、共建共享,民生福祉日益增进。社会保障支撑更强,教育教学质量更高,医疗卫生服务更优,文化事业活力更足。

——改进作风、优化环境,政府效能大幅提升。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2025年总体要求及目标任务

在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基础上,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要紧扣“做足特色文章、做强县域经济,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前列、争当排头”,用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深入实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全面建设战略机遇,抓紧抓实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动能、促进城乡融合、增进民生福祉、筑牢安全屏障等重点工作,推动经济向上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奋力谱写高水平现代化新利津建设的最美篇章。

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以上,城镇新增就业2400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保持合理区间,全面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和环境质量改善任务。

2025年政府工作总体安排

——以更实举措抓产业、促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深化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以更足干劲抓项目、促投资,增强经济牵引力。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扩投资、稳增长、促发展的“主抓手”,将大抓项目攻势覆盖全域、贯彻全年,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

——以更深层次抓改革、促创新,培育发展强动力。突出改革赋能、创新增效、环境提质,优化制度供给,增强内生动能,提升高质量发展竞争力。

——以更强定力抓“三农”、促增收,激活共富驱动力。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守牢“三农”基本盘,全力提升产业发展质效、乡村建设成效、强村富民实效。

——以更高水平抓品质、促更新,绽放城市新魅力。树牢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发展理念,坚持完善功能与改善民生并重、丰富内涵与提升能级并进,打造更具魅力的现代化城市。

——以更严标准抓生态、促转型,提升环境承载力。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更大力度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擦亮利津生态底色。

——以更大力度抓底线、促稳定,厚植发展支撑力。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精准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以更优服务抓民生、促改善,凝聚群众向心力。坚持人民至上,以强基工程为抓手,办好10件民生实事,推动“民生愿景”变成“幸福图景”。

(记者 许云飞 庄洪鑫 刘健阳 闫雯雯 杨建雨)

编辑:马振蒙

打开“爱东营”看评论

306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