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东营讯 一易春秋,风华正茂。一载耕耘,硕果累累。2024年,东营市检察机关聚焦全市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力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让我们一起盘点全年检察工作十大亮点。
亮点一:政治建设统领检察工作正确方向
亮点二:府检联动助推法治政府建设
亮点三:检察护企助力营商环境法治化
亮点四:检护民生保障幸福生活
亮点五:守护碧水蓝天净土擦亮生态底色
亮点六:高质效办案维护公平正义
亮点七:以案促治助力社会治理
亮点八:融合履职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亮点九:信访法治化更好回应群众诉求
亮点十:锻造铁军夯实发展根基

亮点一:政治建设统领检察工作正确方向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把“第一议题”制度贯穿党组会,扎实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举办全市检察机关政治轮训,增强融入全面深化改革伟大实践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持续加强党的建设,制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重点任务,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经验做法获评全省检察机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典型事例,市检察院机关党委获评“东营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完善请示报告制度,向省院、市委报告重大事项、重大敏感案件18件。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检察人员思想动态分析,打牢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思想根基。
政治轮训第一课。
亮点二:府检联动助推法治政府建设
深入实施市政府《关于建立“府检联动”工作机制的意见》,联合市县两级政府同步召开协调会议,在服务保障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服务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保障打造产业转型、特色生态城市、乡村振兴“三个升级版”等10项重点任务上加强政府部门与检察机关的衔接协作,完善联合办案、跟踪落实等20余项工作机制,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双向衔接,联合行政、审判机关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6件,协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在全省府检联动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
市检察机关集中设立“检察护企”联络点。
亮点三:检察护企助力营商环境法治化
制定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支持保障金融高质量发展七条措施,会同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建立协作机制,聚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积极打造护航胜利油田与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E检企航”品牌矩阵,在全市1个国家级开发区、2个省级重点项目和41家大中型企业设立“检察护企”联络点,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保持打击涉油犯罪高压态势,办理盗油、破坏油田生产经营秩序等案件50余件。与知识产权保护部门建立会签协作机制,在20家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设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系点,办理全市近年来首个侵犯商业秘密案。1案获评全省“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优秀案例,1案获评全省检察机关知识产权综合履职典型案例,1案获评全省检察机关金融领域类精品案例。
市检察院、开发区检察院联合多部门开展公益诉讼增殖放流活动。
亮点四:检护民生保障幸福生活
聚焦重点人群,突出重点领域,综合运用各项检察职能,协同各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与市总工会会签《关于加强检察监督与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协作的意见》,与市民政局、市妇联、市残联等单位共同开展“法律援助+长期关怀+综合救助”的多元化救助,创建“心·薪相印”检察品牌,帮助劳动者追回欠薪220余万元,加大群众身边小案办理力度,共办理民生领域案件2700余件,1案获评全国检察机关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民事执行监督典型案例,1案获评山东省个人信息保护优秀典型案例,1案获评全省民事支持起诉典型案例。
市检察机关开展“百庭观摩、千庭评议”专项活动。
亮点五:守护碧水蓝天净土擦亮生态底色
全力打造“专业化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化治理”生态检察模式,深化落实“河长湖长、森林湿地长+检察长”等机制,依法严厉打击破坏环境资源类犯罪,审查起诉21件100人。办理环境资源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9件,督促清理固体废物5000余吨、废水600余方,追索环境损害赔偿2400余万元。在全市建设6处生态修复基地,探索替代性生态修复模式,累计复垦土地1000余亩,增殖放流虾苗、海蜇苗近2000万尾。1案获评全国检察公益诉讼优秀案例,1案获评全省检察机关服务“三农”工作促进乡村振兴公益诉讼典型案例,相关做法被省委办公厅推介。全国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最高检调研组先后到东营专题调研公益诉讼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利津县检察院到利津街道新合社区开展“法治进社区检察护民生”普法活动。
亮点六:高质效办案维护公平正义
将“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作为检察履职基本价值追求,引导干警以“三个善于”做实案件办理的程序实体、效率效果,确保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开展“双联双评”、“六优”评选、高质效办案分享等活动,评选、展示典型案例和优秀法律文书72个,开展业务培训、岗位练兵21期,赴华东政法大学开展素能提升班,开展庭审观摩、评议49次,着力提升高质效办案能力。一体抓好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以检察管理科学化水平提升促推案件质效提升,26个案例获评全国、全省典型案例。
东营区融媒体中心小记者团受邀来到东营区检察院体验沉浸式法治课堂。
亮点七:以案促治助力社会治理
坚持案件办理和社会治理同步推进,结合办案发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40份,协同主管部门提升治理效能,制发的招投标领域检察建议获评全省“十佳”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持续跟踪落实最高检一至十一号检察建议,督促解决校园安全、金融监管、安全生产等领域突出问题。全面推广“共享云检察”工作模式,依托基层检察联络点,收集、处理群众诉求260余项,化解矛盾纠纷80余件。用好民事行政检察和解中心,邀请人民调解员、律师等多方力量参与矛盾化解,举行检察听证153场,促成和解、调解36件,努力在检察环节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市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始终坚持高质效办案,为群众提供优质司法服务。
亮点八:融合履职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全面推进未成年人检察业务一体化办理,做实未成年被害人与涉罪未成年人的“双向保护”,建成“一站式”办案场所4处、涉罪未成年人管护教育基地8处,结合办案制发检察建议,推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1案获评最高检、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全面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典型案例。打造“红柽柳”未检品牌,深入推进134工作法,持续加强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示范建设,工作经验被最高检在检察开放日活动中推广。两级院领导全部担任法治副校长,邀请社会力量组建志愿宣讲团,推进法治教育全覆盖,受益学生20余万人。就未成年人家庭监护督促开展专题调研,获评全国未成年人检察立项课题优秀调研成果。
打造“清风塑廉、洁润东检”品牌。
亮点九:信访法治化更好回应群众诉求
扎实推进检察信访工作法治化,以“如我在诉”理念打造“东枫暖”控申为民服务品牌,构建“领导动手、广泛参与”的大信访格局,院领导每周轮流接访,包案办理疑难复杂信访案件,检察长带头接访68件,1案获评全省检察机关领导包案办理信访典型案例。以“便民、爱民、亲民、安民”为目标,持续做好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全市共受理群众诉求553件(次),7日程序性回复和3个月结果答复均保持100%,受理检察信访同比下降10.5%。建立“检察官+N”模式,联合调解员、律师、心理咨询师等多方专家,多元化解矛盾,实现既解“法结”,又化“心结”。
亮点十:锻造铁军夯实发展根基
开展第二届“最美东检人”评选,健全“青蓝联动”“传帮带”等机制,以先进典型引领争先创优,共有62个集体和个人获市级以上荣誉。制定基层院“素能提升年”责任清单,坚持“一院一策”,用好市院班子成员定点联系、条线对口帮扶等方法,促推基层院建设,河口区院党组获评全省“干事创业好班子(好团队)”。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创新“五学”工作法,开展“七个一”系列活动,引导检察干警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全面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统筹开展内部审计、执法督察,打造的“清风塑廉、洁润东检”品牌被评为市直机关廉洁文化建设典型。
(记者 刘健阳 通讯员 来倩倩)
打开“爱东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