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在胜宏社区“法援惠民生·送法进社区”活动现场,工作人员正向社区居民分发工伤预防宣传手册、毛巾等物料。
爱东营讯 七月骄阳似火,却挡不住胜宏社区里涌动的法治暖流。7月16日,一场由市司法局、市总工会、市民政局、市人社局、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网东营供电公司及胜利街道党工委联合精心烹制的“法援惠民生·送法进社区”法治盛宴,在胜宏社区火热开场。在众多法治“摊位”中,东营市人社局聚焦劳动者权益守护,将工伤预防知识送到居民身边,成为活动现场引人注目的焦点之一。
“这冰箱贴真精巧!上面‘工伤保险 风雨同舟’几个字也印得清楚……”在市人社局精心布置的工伤预防宣传专区,彩色冰箱贴成了抢手货。工作人员边发放边讲解:“冰箱贴贴在冰箱上,每天都能提醒家人注意安全,让工伤预防成为日常习惯。”
现场还发放了厚实的毛巾、啤酒启盖器和图文并茂的《工伤预防 保驾护航》《工伤保险法》等工伤预防宣传物料。居民李大姐拿着毛巾仔细端详上面印着的“工伤保险”字样,感慨道:“真贴心呀!以前总觉得工伤离我们普通人很远,现在才明白,懂点预防知识,关键时刻能救命、保饭碗。”
春节前夕,市人社局、市司法局联合市楹联协会走进瑞景社区,开展迎新春送祝福活动。
“福”至心至:工伤预防的温情起点
这份“护身符”的送达,早已在年初春节的暖流中就埋下伏笔。瑞景社区活动中心内,墨香与欢声交织。市人社局联合市司法局开展的“法治春风送福来·翰墨飘香进万家”活动中,一副副饱含平安祈愿的春联在书法家笔下诞生,市人社局工作人员将承载着美好祝愿的福字大礼包递到居民手中——每个大礼包,都悄然附上了工伤预防提示卡与相关政策二维码。
“春节是阖家团圆时,更是提示安全的重要节点。”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工伤保险科负责人在活动现场接受采访时说,“‘福’字背后,是提醒每位劳动者时刻绷紧安全弦。我们精心设计,让政策关怀随着传统祝福一同进门入户。”
社区居民王女士手持刚刚写好的“平安是福”春联,笑着分享:“以前觉得工伤离自己很远,收到市人社局的‘福’字才知道,原来工作时的小心谨慎,就是给家人最好的‘福’报。扫了码看看,政策写得真明白!”
3月28日,在山东省12333统一咨询日活动现场玉景社区,工作人员结合典型案例为社区居民讲解工伤保险知识。
双翼护航:织密社区保障网
工伤预防的种子在社区土壤中持续孕育生长。3月28日,在山东省12333统一咨询日活动现场,东营市“养老保障 双翼护航”工程在玉景社区正式启动。这一工程将工伤保险政策宣传与养老服务有机融合,使社区成为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枢纽。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结合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为居民讲解工伤保险参保、工伤认定、待遇申领全流程。咨询台前,一位中年快递员赵先生在了解政策后恍然大悟:“以前觉得签合同是束缚,现在才明白,合同里写清工伤保险,就是意外发生时最大的依靠!”活动当天,工作人员共发放宣传手册2000余份,现场解答政策咨询300余人次。
7月16日,在胜宏社区“法援惠民生·送法进社区”活动现场,宇翔艺术团演员为社区居民表演的法治吕剧《婆媳风波》。
润物有声:筑牢社区安全防线
从春节“送福”的温情浸润,到“双翼护航”的系统构建,再到夏日胜宏社区的精准“送法”,市人社局持续深耕社区工伤预防普法工作,不断丰富形式、拓展阵地,将政策法规转化为居民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身边知识”。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石,更是政策服务的前沿阵地。”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工伤保险科的工作人员在采访中强调,“工伤预防,核心在‘防’。只有把政策法规送到劳动者身边,把安全意识种进他们心里,才能真正构筑起坚实的预防屏障。一次次社区活动,就是要让‘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日常工作的自觉。”
当法治理念以春风化雨的姿态融入社区日常,当政策关怀以“零距离”的方式抵达劳动者心坎,工伤预防便不再仅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可感可触的安全屏障。东营市人社局在社区深耕的足迹,正编织着一张越来越密的安全防护网,让每一位普通劳动者在辛勤创造价值的路上,走得更安心、更踏实。
(记者 李玲 通讯员 袁霞 刘真)
打开“爱东营”看评论